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期刊导读

经济大省稳财源要有新思路

来源:实事求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30日 01:30: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然,在增强财力过程中,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退税政策、大力助企纾困,坚决不收过头税费。同时,要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更多的资金、资源用于发展经

  当然,在增强财力过程中,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退税政策、大力助企纾困,坚决不收过头税费。同时,要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更多的资金、资源用于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曾金华 来源:经济日报)

  我国于1994年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此后,中央收入比重明显提高,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提高。各省份的发展坚持全国“一盘棋”,通过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宏观调控,有效均衡了地区间财力差异,缓解了地方尤其是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的支出压力,推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从今年情况看,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近9.8万亿元,规模为历年来最大,比上年增加约1.5万亿元,增长18%,增幅为近年来最高。通过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县区在落实大规模退税减税政策的前提下,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面对多重困难,经济大省应该切实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在千方百计加快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统筹财政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努力实现财政增收。其他地方也应想方设法稳经济、稳财源,保障财政平稳运行,推动财力下沉,让资金更多落到县区基层。

  财政收入承压之下,加强财力保障至关重要。从区域财政收入结构看,则必须重点发挥出经济大省的作用。正如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指出,东南沿海5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四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八成。从这几个比例可以看出,经济大省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

  规模空前的转移支付,一方面来自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等,另一方面也需要经济大省在财政上作出更大贡献。正如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提出,经济大省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稳经济也是稳财源,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稳经济大盘中发挥关键作用。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以及实施留抵退税影响,今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从各地“账本”可以看出不少地方收支矛盾突出。尽管随着经济企稳回升,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6月和7月连续正增长,但增速依然较慢。

  今年以来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财力如何更好保障?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也提出,东南沿海5省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

  当前一些经济大省的财政收入面临较大挑战,西部一些能源资源类省份收入则较快增长。1月至7月累计,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4.1%,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增幅分别为-1.3%、12.3%、16.2%、-4.5%。如果作为国家财力保障“顶梁柱”的经济大省财政收入放缓,势必影响全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大盘。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等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步伐、水平也自然有所差别,由此带来财力的差异。如何处理财力差异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市场经济国家通行做法看,就是通过建立转移支付制度,调节上下级政府、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力分配,弥补地方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

文章来源:《实事求是》 网址: http://www.ssqszz.cn/zonghexinwen/2022/0830/375.html



上一篇:“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李显龙国庆演讲忧
下一篇:(经济)专访:中国举办服贸会助推全球服务贸

实事求是投稿 | 实事求是编辑部| 实事求是版面费 | 实事求是论文发表 | 实事求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实事求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